资讯中心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资讯中心 - 公司新闻 - 地磁学的发展历史

地磁学的发展历史

中国最早发现磁石及地磁现象,并在公元前就发明了罗盘,在8381099年间应用罗盘航海。欧洲 从12世纪开始应用罗盘。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(C. Colombo14511506) 从欧洲航行到美洲时,发现了磁偏角。1510年哈特曼 (G.Hartman) 在罗马首次发现了磁倾角。1600年英国学者吉尔伯特 (W.Gilbert) 指出: 地球是个巨大的球形磁石。这是 有关地磁场成因的最早论述。至17世纪末,所有地磁观测仅限于测量磁偏角及磁倾角,还无法测定磁力的大小。1839年德国物理学家高斯 (C.F. Gauss17771855) 的经典著作《地磁力的绝对强 度》问世,创建了地磁场的球谐分析方法,证实了吉尔伯特的观点,奠定了地磁场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。 据高斯理论可以测定地磁力大小。1840年高斯又发表了《地磁概论》,对地磁场作了周密的数字分析, 奠定了地磁场理论分析的基础。

      与此同时,俄国学者西蒙诺夫 (И.Симонов17941855) 1835年发 表了《地磁学理论的试探》,指出地磁场是地球内部均匀分布的磁性粒子作用的产物。高斯与西蒙诺夫是 研究地磁学的先驱。地磁测量工作始于16世纪, 1538年卡斯特罗 (J.D.Castro) 精密地测定了欧洲至 东印度的海上磁偏角。1832年高斯创立了测量地磁 场强度绝对值的方法,并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 (W.E.Weber18041891) 共同创立了高斯单位 制,加速了各国地磁场的测定。19世纪开始应用地磁异常寻找磁铁矿,推动了地磁学的应用研究及磁测方法研究。19世纪20年代,世界各国建立了第一批地磁台。19571958年,国际科协组织了三次地磁学研讨会,全面讨论了地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类地磁现象,充实了地磁学理论。当今对岩石古磁场的研究,推动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。地磁学正向着应用阶段发展。
      地磁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体系:地球的基本磁场。包括稳定磁场的基本规律、地磁场要素及研究方法、地磁场的结构及长期变化。铁磁现象的理论基础、岩石磁性研究、古地磁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;地球的变化磁场。包括地磁场的变化及其研究方向、周期性地磁变化、地磁扰动、伴随地磁变化的各种自然现象、极光及磁扰动理论。当今地磁学的研究,趋于由地面、洋面向高空发展,将磁性探测仪安 放于火箭及人造卫星上,接收高空大气层、太阳风、行星星际磁场与地磁场有关的资料。在处理各种复杂 地磁异常的计算问题及原始数据的数据处理上,电子计算机将发挥重要作用。